欧阳俊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高水平文章

发布时间:2025-04-03作者:刘超出处: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责任编辑:化学与化工学院

近日,化学与制药学部欧阳俊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18.6)上发表题为Achieving a large field-induced polarization and energy density in BaTiO₃ films sputter-deposited on Si at 200  via a buffer-layer technique”的最新研究成果。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为第一/通讯单位,欧阳俊教授为该论文唯一通讯作者合作单位包括山东大学和湘潭大学课题组刘超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



该工作将多晶钛酸钡薄膜的溅射沉积温度降低至200 ℃,远低于现有文献报道(350 ℃-700 ℃)。另外通过调控镍酸镧缓冲层的厚度,使得钛酸钡薄膜电容器在4 MV/cm的高电场下,展现出优于现有钛酸钡膜材料的介电性能。这些性能包括大的场致极化强度(~55.8 C/cm²)、高可回收能量密度(~94.7 J/cm³)以及高能量效率(~78.2%)。该研究成果为这种简单的电介质材料在微电子领域的应用开辟了诸多可能。正所谓:


铁电储能殊不易,极化需高亦需低。

纵有高温促晶化,难减剩余极化值。

若为集成降火力,非晶低介成难题。

三难困境思自救,缓冲调制创生机。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26599/JAC.2025.9221038


作者简介:


欧阳俊教授于201912月加入本校化学与化工学院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并组建了新能源材料化学与功能器件科研团队。主持和参与国内外科研项目30余项,包括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和省部级科研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百余篇,获专利授权8项含国际专利1项。该项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基础项目、齐鲁工业大学高端人才引进启动基金等项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