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专业解读:最易混淆的考研专业

发布时间:2015-08-22作者:团委出处: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责任编辑: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面对纷繁复杂的研究生专业,准备考研的你是否都了解清楚了?即使历经四年的大学时光,也未必会对自己所关注的考研专业和方向了如指掌。  
  一些研究生专业名称相似,但所学内容相差很多;一些专业名称相同,但在各个大学的研究领域其实各有侧重,甚至截然不同……凡此种种,都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下面为考生们解读一些容易混淆的专业,希望大家在报考研究生时,对这些容易混淆的专业要多加了解,认真分辨。

容易混淆的专业——文科

法律硕士VS法学博士

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是两个方向有较大不同的专业。法学硕士的教育属于普通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就是我们常说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而法律硕士则属于专业学位教育的范畴,其教育更加注重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法律硕士VS法学博士.docx

行政管理VS公共事业管理

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则是公共管理的两个分枝。行政管理侧重为政府输送专门管理人才,主要是指政府的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注重为企事业培养为公众利益服务的专业人才,主要对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各种社会管理等公共事业的管理。

行政管理VS公共事业管理.docx

新闻学VS传播学

新闻学和传播学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在不少地方是相通的。新闻学侧重于新闻采、写、编、评等业务实践层面,具体到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的新闻采制和运作;而传播学研究范围广泛,研究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各种传播活动。

新闻学VS传播学.docx

民族学VS民俗学

民族学和民俗学同属法学硕士下的学科,毕业后颁发的都是法学硕士学位。但是这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民族学是法学一个二级学科,本科开设有该专业的学校不在少数;民俗学归属法学类二级学科社会学,主要是集中在研究生以上阶段。

民族学VS民俗学.docx

容易混淆的专业——理工科

数学与应用数学VS统计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所学数学内容较为精深,涵盖面广,对人的逻辑思维是一个较大挑战。该专业一般有三个发展方向,也决定了它有三个大的考研方向:纯数学、计算机和经济。选定了一个方向后便要有针对性地掌握该方向的必备知识。

统计学:主要针对数学领域中与统计计算有关的各门课程深入学习,同时也必须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的相关知识。该专业不仅重理论,也重实践操作能力。考研时根据不同学校的偏向,有社会经济统计和数理统计之分。

数学与应用数学VS统计学.docx

应用化学VS材料化学

应用化学:注重研究化学成果如何转化为现实产品,偏重于应用,因此在掌握一定理论的基础上,考生还必须重视动手能力,对化学仪器设备的用途及化学实验必须细心而且感兴趣。研究生阶段对学生化学实验的操作有更高要求。

材料化学:注重研究材料及其使用过程所涉及的化学原理与技术,目的在于探究微观内容。该专业对于理论知识考查较多,学习范围包括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新兴复合材料等。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将对化学原理与技术进行进一步研究。

应用化学VS材料化学.docx

管理科学VS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既包含文科性质的内容如管理学、经济学,又要掌握理科内容如计算机技术等。

管理科学:偏重对理论分析能力的培养,除传授管理领域知识外,着重于培养数学思维、计算机思维在管理方面的分析、决策和实施。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偏重对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除了管理领域、经济领域知识,最重要的内容是计算机的各种理论、编程知识,包括相关数学知识。考研方向大致两个:一为文科方向,实现对文献、信息等的管理;二为工科方向,偏重计算机应用。

管理科学VS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docx

物理学VS应用物理学

物理学:比较侧重理论研究,所学内容涵盖高中物理的大部分,并有较大深化。至于研究生阶段,物理知识则会更加难,同时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数学能力。

应用物理学:比较注重在理论基础及实验成果基础上实现向现实技术的转化,对个人的数学基础和实验能力考验较高,也要求具有科学探索的精神。

物理学VS应用物理学.docx

海洋科学VS海洋技术

海洋科学:侧重于将海洋作为一个整体对象进行研究,既包括水文、海洋运动,也包括海底地质、海中生物等,更包括海洋环境保护、污染监测等内容。

海洋技术:侧重于研究现有相关技术如何应用于海洋环境的一门学问。当代的研究趋势主要锁定于海洋探测技术、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两部分。

海洋科学VS海洋技术.docx

上面我们列举了一些考研最容易混淆的专业,以免大家误报专业。在选报专业前,考生要仔细查阅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最新的专业知识库和硕士专业目录查询,这两个数据库对研究生专业作了系统的划分。
  除此之外,还应及时关注报考院校网站,及时搜集相关专业的报考热度、就业前景等资料,对所考专业的应用领域、培养目标、主干课程、就业方向等进行充分了解。最好查看各高校公布的招生简章,或与高校研招办直接联系,充分了解其内涵,切忌简单地从专业名称上望“名”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