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

化药学院2011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课程体系介绍

发布时间:2014-03-24作者:出处:人员机构责任编辑: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2011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课程体系介绍

一、建立专业人才多元化“2+1+1”大类培养模式

面对学生就业(择业、创业、升学、留学等)出口需要,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和社会对不同规格、不同层次人才日趋多样化的需求,针对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化学化工类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轻化工程皮革方向、制药工程、药物制剂、化学等)特点,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侧重创业就业型和专业学术型两类人才的分类培养体系,努力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多样化应用型人才。

(1)创业就业型培养目标:以创业、就业为目标,为企业发展输送生产第一线、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技术型和创业型人才。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学生毕业以后能满足生产一线企业技术人员类、设计和生产管理类的工程与技术型和创业类人才职位的需要。培养的人才适合择业、创业等出口需求。

(2)专业学术型培养目标:以科研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培养进一步学习深造、可从事应用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作的研究型人才。重点培养学生掌握较前沿、较深入的理论知识,满足具有较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能从事应用性科技开发的人才的需要。培养的人才适合升学、留学、到企业进行科研等出口需求。

创业就业型和专业学术型两类人才均采用“2+1+1”大类培养模式。“2”在大学一、二年级两个学年化学化工类专业实施两大类培养课程,主要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和部分专业基础课前一个“1”为大学三年级分专业实施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教育;后一个“1”大学四年级按照不同的专业就业出口进行培养,实施一学年的生产技能培训或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二、“三类别、多模块”课程体系架构“1+2+1”分阶段实施

构建三类别、多模块课程体系,三类别指素质能力必修课、专业(职业)出口核心课和兴趣特长选修课等三类课程。素质能力必修课含通识教育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专业(职业)出口核心课含见习式训练、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及其它与就业相关度大、针对性强的课程;兴趣特长选修课含通识教育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多模块指围绕学生就业出口,设置留学、考研、就业等多种类型的模块,培养学生就业、职业能力。

本科教育课程体系构建1+2+1三阶段:前一个“1”代表大学一年级通识教育阶段,重点设置英语和网络信息课程,解决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问题;中间的“2”代表大学二、三年级,主要集中进行专业课程教学;后一个“1”即大学四年级,按照不同的就业出口进行培养,实施一学年的生产技能培训或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三、设置借鉴引进课程、先进网络课程、学术创新课程以及实践技能课程等创新课程

      创业就业型应用人才培养主要建设先进网络课程、学术创新课程以及实践技能课程专业学术型应用人才培养主要建设借鉴引进课程先进网络课程、学术校本创新课程。

实践技能课程。实践技能课程是指来自职业一线的最新的生产实践型课程,内容要与就业行业紧密结合,要与专业市场紧密相关,要与职业生涯设计相结合,侧重于应用技能培养。主讲教师原则上以具有实践背景的地方知名学者、企业家、高级工程师为主。校外教师工作量比重不应少于50%

四、校企共建实践技能创新课程,联合培养“创业、就业型”人才

在职业生涯早期,大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步入职场,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尽快实现个人与用人单位在工作等诸多方面的融合。此时,在和工作单位之间相互熟悉了解、磨合适应的过程中,自身也会面临一些问题和困惑,诸如是否被接纳、双方的价值观是否一致,才能和需要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以前大学生只有毕业时才接触用人单位,不容易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出现大学生频繁跳槽现象,加大了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搜索成本。

为了加强大学生与企业的相互适应和融洽,提高毕业生的工作技能,节约用人单位的培训时间和资金投入,进而提高用人效益,根据化学化工类专业就业特点,学院建立了校企共建实践技能创新课程和联合培养创业、就业型人才运行新机制。

(1)校企共建实践技能创新课程

实践技能课程是指来自职业一线的最新的生产实践型课程,内容要与就业行业紧密结合,要与专业市场紧密相关,要与职业生涯设计相结合,侧重于应用技能培养。邀请具有实践背景的地方知名学者、企业家、高级工程师作为课程主讲教师,由我校教授和博士作为课程主持教师,共同创建实践技能创新课程。课程内容包括:企业发展历史,企业家创业经历,企业管理或技术人员个人成长经历,企业市场调查和产品销售与供应,企业经营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企业人才战略(企业管理和技术队伍建设),企业新产品开发和技术革新(知识产权),产品生产工艺和设备操作工艺,安全生产与环保,企业文化和团队精神,企业家精神,风险投资与创业,企业未来规划,压力与心态管理,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

(2)联合培养创业、就业型人才

创业、就业型实施大学四年半企业化培养模式,强化培养学生生产实践技能,前三年每学期均开设来自职业一线最新实践技能创新课程。

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在大学前三年设置《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投资学》以及《公司金融》等专业(职业)出口核心课,增强专业人才创业、就业能力。

大四一学年职业生涯设计课程在企业中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前进行毕业生就业岗前培训,实施企业和高校双导师培养制度。

通过校企共建实践技能创新课程和联合培养创业、就业型人才过程,既给了用人单位观察选拔人才的机会,也给了大学生适应社会的缓冲期,学校和用人单位相互结合,供给和需求相一致,避免大学生就业时形成毕业期断层,拓宽就业实践市场,调和了就业市场中出现的茫然就业和盲目招聘的矛盾。